2024-08-25 12:09 点击次数:102
前不久,在红安长胜街参观了红四方面军成立之地,感慨良多,受益良多。一路回去的时候,脑子中还不断地萦绕着这些革命先辈在这里创建的根据地,为后来的革命事业点燃了星星之火,特别是后来从这里走出的红四方面军,长征之后,成为了我军史上一支最强大的武装力量,感觉到红安这块土地,为中国革命的胜利,真的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顺着一条乡镇公路,车开出去不久,在一路回家的路上,同伴告诉我,前面那个村子,也出了个人物,名叫谢富治,现在虽然无人问津,从前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呢,我们一同下去瞧瞧,本来是没有安排这个行程,反正是顺路,就走进村里去看看。
此村现叫城关镇丰岗谢家垱村,是一个背靠青山,面临绿水,比嘈杂的小村子,我们到村子里的时候,刚好村子里有一家人不知是结婚还是建新房子,正在办酒席,门前有不少妇女围在一块洗鱼、洗肉什么的。我们便去向他们打听一下,这些洗菜的打量了一下我们,便顺手指了不远处的一处房子,告诉我们,就是那里。
顺着他们指点的地方,我们的眼睛朝那个方向看去,这时,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,我猜想大概在这亲戚家喝酒,就说,我带你们过去,拐个弯就到了。果然,在拐弯处,有一幢孤零零的房子,是早先用红砖烧制的,是农村典型一层平房类型,门口枯草丛生,似乎很长时间没有人来打理的情形,往屋子里一看,里面空空如也,老人说,这里几乎是没有人光临来看,怎么你们会找到这里来?我一看,唯独门口那块写着谢富治故居的牌子,看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。
根据谢富治的履历表来看,1909年,谢富治就出生在这所房子里,少时因家庭十分贫穷,在家里放过牛,种过地,喂过猪,由于家庭没有钱,曾经断断续续地读过一二年的私塾。当时,这一带的农村里,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长大能更顺利的谋生,在种田之余,兴叫孩子学习一门手艺,艺多不压身嘛,因此,就在他11岁那年,拜同村的一位木匠为师傅,走村窜户干起了木匠的学徒。
由于他在外做木匠,人还是很勤奋,头脑又活络,比村里的同龄人的见识更广,加上经常借些书报读,村里和他差不多大的人,都喜欢聚集在他的跟前,听他讲些外地发生有好听故事,因此,有点号召力。
后来这一带闹起了革命,接着爆发了举世闻名的黄麻起义,参加农民协会,打土豪、分田地,后来,又转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,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,在红四方面军任排长、副连长、宣传队队长、连政治指导员,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“围剿”,参军不到两年就升为团政治处主任,后任师军政治处主任,在长征前夕,他已经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。
看谢富治在部队里升迁速度如此之快,20多岁就成为红军高级将领,可以肯定地说,应该说还是出类拔萃的,他带部队有一套办法,打仗也肯动脑筋,在开辟和巩固鄂豫皖苏区、反“围剿”的战斗中,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,谢富治受到了中央的重视,抗日战争爆发后,红军进行整编,谢富治被任命为八路军三八五旅政委,当时旅长是陈赓,谢富治与陈赓的合作是好的。许多重要战役都是他们二人共同商定后组织实施的,创造了许多发动群众、组织群众、武装群众好的办法。抗战八年,谢富治在太岳地区活动了八年,可以说,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发展,壮大我军,是做出了贡献的。
后来,在解放战争期间,陈赓、谢富治还率部参加淮海战役,称“陈谢兵团”,奉中央之命,挺进豫西,牵制并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,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,成为刘伯承、邓小平麾下的一员战将,立下赫赫战功。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应该说,谢富治的前半生是一份光彩绚丽,令人羡慕的履历表,谢富治中等个,国字脸。浓眉大眼,鼻圆嘴阔。露齿甚温和,闭嘴极严肃。眼光锐利,精瘦能干,说话嘴略歪,神色似有苦相,村里上年纪的老人说他:“有福相而无福命之形。”
特别是在文革中,谢富治可谓是平步青云,他的事业更是如日中天,先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。随着地位的日益上升,他的老家,他的旧居,也自然是成了神圣之地,人家都说,情着十分崇敬的心情,来瞻仰这位革命家的故居。他的家人也感觉到特别的自豪,特别是套用当时江青的一句话说:主席赞赏富治同志的高度的阶级觉悟性!
谢富治寡言少语,原则性强,干劲也大,独来独往,很少理人。许多人与之共事多年,未知其所思,未知其所想。他的弟弟谢富礼说他,“谢富治不多言但多心,要是不有那么多的鬼心思,怕不会死得这么早。”
然而,物极必反,乐极生悲,大红之后,难免会变紫。由于他作恶多端、树敌过多,天怨人恨,历史是无情的,谢富治盖棺不能定论,到头来,谢富治去世之后,成为被清出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室的第一人,悼词被撤销,党籍被开除。
站在谢富治故居这座平房,已经恢复了昔日的平静,不由感叹不已,人间自有公道,善恶终有相报,他前半生的功绩本可以流芳百世,后半生干那些事,却成遗臭万年,的确令人感慨万端,嗟叹不已。
发布于:天津市